5月9日下午,2025(第11屆)中國海歸創業大賽線下直通車暨“海創中國”導師行(北京站)活動在京儀科技孵化器(中關村京儀留學人員創業園)成功舉辦。活動由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留學人員創業園工作委員會主辦,北京京儀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海外學人科技發展中心承辦,特邀華能長投、凌霄資本、長赫投資、清控科創、長城戰略研究所等機構現場觀摩。留創園工委會執行秘書長劉洪志、京儀集團副總經理王莉、京儀科技孵化器董事長楊曉霞出席活動。
線下直通車暨“海創中國”導師行作為中國海歸創業大賽的重要配套活動,自2023年起在各地有關單位支持下開展,通過現場項目路演、創業輔導和企業問診,遴選優質參賽項目,了解相關需求,疏通資源渠道,給予發展建議。該活動此前已在全國28個城市舉辦35站,吸引留創項目近600個,遴選出入圍大賽復賽項目200個。
劉洪志在講話中表示,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的指導及各地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舉辦10屆來已累計吸引超過5000個海歸項目參賽,助力近800家科技企業創立成長,撬動社會投資逾200億元。京儀留創園作為留創園工委會授牌的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園區孵化基地和重要成員單位,長年來支持相關工作開展,共同推動行業進步。希望繼續深化彼此合作,促進大賽平臺和園區載體提質升級,讓更多國際人才、科技成果落地成長、蓬勃涌現。
王莉在致辭中表示,京儀集團旗下的京儀留創園作為首都科技創新生態的重要載體、服務歸國精英創業的科創平臺,始終秉持“搭建技術轉移橋梁、培育硬科技企業”使命,致力于為科技創新事業貢獻力量。此次作為北京地區活動承辦方,深感榮幸能夠為大賽提供服務支持。京儀留創園在服務國家人才戰略、強化創新要素集聚、穩扎穩打服務科創、深度孵化產業融通四方面與賽事高度契合,希望能共建常態化協同機制,打造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首站樞紐”。




在本次活動中,共有7家海歸企業攜項目參加了路演,涵蓋高端裝備、生物技術與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技術服務與數字創意等產業領域。留創園工委會投融資顧問、華軟資本合伙人代軍,北京智銀投資合伙人鄒燕明,梅花創投總經理涂琳等資深創業導師,從項目技術壁壘、商業模式、市場前景等多個關鍵維度出發,與路演團隊展開深度交流,并對每個項目進行了逐一點評,針對融資對接、市場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專業價值的建議。


經導師團現場評分和最終審議,共有3個項目脫穎而出,直接晉級本屆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復賽。其中,北京朝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宇航級減振降噪裝置和系統”項目,研發高性能抑振裝置解決航空航天、船舶等領域微米級精密設備振動難題,性能超越國際同類產品;北京懷美科技有限公司的“芯片應用驗證檢測設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構建覆蓋宇航、軍工、汽車芯片的全品類國產化檢測體系,實現95%芯片品類的標準化驗證;信義核新(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核酸高級結構靶點新藥研發”項目,采用"合成致死"創新技術開發DNA損傷修復缺陷領域癌癥新藥,已獲批進入臨床試驗。至此,本屆大賽已在廈門、長春、上海、北京舉辦5站直通車活動,共選拔出入圍復賽項目25個。復賽與決賽將于今年6月底在蘇州高新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