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參賽人/留學人員】馮騫
【留學國家】美國
【技術領域】新能源與節能環保
【參賽屆次】第4屆
【所獲獎項】優勝獎
【項目簡介】
“水能生物反應器”污水再生技術 針對當前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回用基建投資大、建設周期長、運行費用高、需專業人員維護等問題,利用自主知識產權“水能生物反應器”污水再生技術,使原位處理后的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或地表Ⅲ類水域標準,原位回用于園林綠化或衛生間沖廁,減少污水排放,節約自來水資源,促進綠色發展。 “水能生物反應器”(WBR:Water energy Bio-Reactor)是一種利用水能,借助虹吸裝置,對填料表面水膜進行大氣復氧,以滋養、繁殖微生物,使污水得以凈化的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由多級生態床和處理池單元組成的污水再生系統,創新大氣復氧方式,革除高耗能鼓風曝氣設備,模塊化設計、組合式安裝、集約型建設,運輸便利、施工快捷,可直接替換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中生化處理、膜分離及污泥處理等環節,運行穩定,操作簡單,無需專業人員看護,處理到地表Ⅲ類水質標準僅需0.5元/m3,屬國內首創,居國際領先。 產品具有以下特點:(1)投資少、占地小;(2)低能耗運行、高標準出水;(3)借助虹吸裝置,實現“零耗能”大氣復氧,將復氧效率從15%提升至90%;(4)填料結構和鋪砌方式,增大大氣復氧比表面積(高達600m2/m3),為好氧微生物提供穩態棲息地,無過濾,不堵塞,生物水膜自我更新;(5)多級生態床,轉正氧垂線,恢復水體自凈能力;(6)反應器自上而下形成不同的生態食物鏈金字塔,實現有機污泥近零排放; 主要用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城鎮污水細分市場的分散式污水處理(如高等院校、大型社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黑臭河體治理及各類水體的深度處理等領域。與MBR技術相比:(1)省錢:節省30%的初期投資成本,降低70%的運行費用,減量90%的固廢污泥;(2)耐用:替代鼓風曝氣復氧的虹吸裝置,結構簡單,皮實耐造,使用壽命同PP材料壽命,管用50年, “讓每一滴污水都有價值!”
【展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