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參賽人/留學人員】張曉輝
【留學國家】英國
【技術領域】生物技術與大健康
【參賽屆次】第7屆
【所獲獎項】入圍
【項目簡介】
癌癥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癌癥早期發現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更為關鍵的是我國80%的癌癥患者確診時即屬于中晚期,癌癥一旦出現轉移或進入中晚期就變成急性病。所以將腫瘤控制在基因癌變之前,對腫瘤進行早期的檢測手段提出需求。早期癌癥病人的治療要比晚期癌癥病人的治療節省許多人力、財力和時間。早篩可有效降低腫瘤發病率與死亡率。中國早篩市場潛在市場規模超千億,早篩企業有望深刻改變癌癥診療格局,帶來時代革命。我們于2016年開始研發的液體活檢產品是用尿液篩查重大代謝疾病和癌癥的對羥基苯丙氨酸代謝物檢測試劑和核苷酸嘌呤代謝物檢測試劑,產品已經進入成果轉化階段,2020年開始在浙江省藥監局進行二類證申報注冊(對羥基苯丙氨酸代謝物檢測試劑),預計在2021年底份獲批。產品特點:()泛癌種早期篩查;(2)癌癥發生前期的代謝異常階段進行篩查,根據所獲得的臨床數據比對分析,從而得知人體是否處于亞健康狀態。尤其是三代產品上市后,對各種癌癥的分辨率會大大提高,因此也具備了癌癥早篩的功能;(3)產品檢測數值量化,可以和人工智能AI結合,以篩查出的體檢信息為基礎,概率預測將來有可能發生癌癥及其患癌癥的危險度,形成人的健康預警體系。此三個特點是國內外產品都不具有,是國內外首創,推廣應用意義重大。另外我們公司產品還具有使用方便(無創)、快速檢測、價格便宜等特點,每年動態篩查4次市場價格不超過1000元,適合普通大眾群體進行篩查,市場前景巨大。根據前期的對健康無癥狀人群的尿液代謝物的泛癌種早期篩查的數據分析,利用泛癌種早篩數據、其它相關體檢數據和人工智能AI體系結合,構建人工智能癌癥預測,用于大眾人群健康預測,我們正在這方面進行開發工作,完成了大眾正常人群的“健康預警”體系建設,同時搭建大數據平臺,用戶不僅可以在平臺上領取體檢報告單,還可以一鍵輕松查閱“個人健康檔案”,實現既往病史、健康狀態等數據的動態跟蹤;醫生根據各種個人信息檔案在進行診療時,可以做出的正確判斷并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和建議,這將大大提升醫生診療效率,提升用戶就醫體驗。
【展開】
【收起】